福建上杭金铜产业崛起:构建百亿车间与高端化产业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的崛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省上杭县的太阳铜业有限公司,目睹了这一行业顶尖企业的生产盛况,这不仅是上杭市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一。 在上杭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作响,铜板不断被送往生产线,转瞬间化为各式铜杆、铜线等高的附加价值的铜产品。这一车间的年产值高达120亿元,成为龙岩市的第一个“百亿车间”。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对金铜产业的深思:地方产业如何通过资源优势,实现高端化和产业链延伸? 上杭县现有金铜产业企业61家,其中12家年产值超亿元,3家超过百亿。这一切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太阳铜业的常务副总经理徐长宝向记者透露,选择上杭的理由不外乎这一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成熟的产业链。“我们看中了上杭的资源,”他说。作为中国最大的黄金矿山之一,紫金山金铜矿为太阳铜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使其在资源采购上拥有了显著优势。 赖长才提到:“一地特色产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不仅如此,优良的营商环境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形容,上杭的有关部门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总能快速响应,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上杭县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资金补贴到各类政策支持,确保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顺利推进。徐长宝谈到,太阳铜业在遇上问题时,上杭的多个部门迅速行动,现场办公达成解决方案,这种高效的协作精神无疑增强了企业的信心。 不仅是政策保障,资金的及时注入也至关重要。赖长才表示:“补贴资金看似不多,但对小微企业来说,确实是生存的命脉。”这说明优化营商环境并非空话,切实的资金支持可以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困境,助力地方经济恢复活力。 太阳铜业的到来为上杭金铜产业的链条注入了新活力,其产品不仅消化了上游铜原材料,也为下游公司可以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材料。在这样良性的循环下,上杭金铜产业已形成冶炼、精深加工及稀贵金属等三条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了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福建银通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在无擦痕的拉丝机前专注工作,生产的超微细镀银铜线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及高端音响等领域。公司的负责人吴明表示,考虑到生产的细微程度是在行业现阶段的“天花板”,银通超导选择在上杭设立新厂也是看中了当地丰富的原材料供应以及良好的市场接入点。 这种“一地特色”的竞争优势彰显了上杭在推动高端化产业布局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上杭不仅依靠资源引导,更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创新举措。依托闽西兴杭国投,上杭形成了“基金+券商+产业”的招商模式,积极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兴杭国投作为我国首家县域AAA评级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其投资目标明确,专注于高效益、高潜力项目的引进与培育。 赖长才以兴杭国投的设立为例,指出该公司的研究部门在发现潜在项目上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这为上杭县的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尽管上杭在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不足之处仍然显现,尤其是下游表面电镀产业链的缺失,对金铜产业的高的附加价值领域拓展造成了障碍。为此,上杭正在积极建设表面处理产业园,预计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地方产业链的完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该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建成花园式、智能化的“黑灯工厂”,旨在吸引优质企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与产值。同时,上杭也着力解决铜加工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计划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帮企业在发展中解决资金流转的问题。 展望未来,上杭金铜产业将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以原材料、供应链、产业链、营商环境与基础设施五大抓手,继续推动金铜产业的转型升级。目标是到2025年,金铜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1370亿元,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支柱。可见,上杭的金铜产业不仅是地方经济的象征,亦是全国乃至全球高端化产业链的必要组成部分。 总结而言,如何通过资源优势与政策保障,促进地方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是当今许多经济体需要面对的挑战。上杭金铜产业的成功案例无疑为另外的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无论是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合作,还是强化产业链的完整性,上杭都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自我完善与提升,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让我们期待上杭金铜产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持续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